首页 > 技术文章 > Linux服务器通用安全加固指南

cgss123 2021-09-14 17:42 原文

实验步骤一

一、基本系统安全

1、保护引导过程(以Grub引导为例)

在 /etc/inittab 中添加 sp:S:respawn:/sbin/sulogin,以确保当切换到单用户模式时 运行级的配置要求输入 root 密码: 

 

 

      防止用户使用 Ctrl-Alt-Del 进行重新引导:

      在RHEL6.X和CentOS 6.X下, 该热键的行为由'/etc/init/control-alt-delete.conf'控制。

      注释掉原来的改成:exec /usr/bin/logger -p authpriv.notice -t init "Ctrl-Alt-Del was pressed and ignored",这个配置会在每次按下Ctrl-Alt-Del 时输出日志。

      小提示:在终端登录的情况下,看不到效果,只有在机器面前,按下键盘上的Ctrl+Alt+del键,才会在/var/log/message里面看到输出日志

 

 2、关闭不使用的服务     

首先查看哪些服务是开启的:

关闭邮件服务,使用公司邮件服务器:

 关闭nfs服务及客户端:

当然还有其他的,根据你服务器的实际情况来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3、增强特殊文件权限:

      给下面的文件加上不可更改属性,从而防止非授权用户获得权限。

注意:执行以上 chattr 权限修改之后,就无法添加删除用户了。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如果修改不了上面设置过的文件,记得取消只读权限chattr -i。

      如果再要添加删除用户,需要先取消上面的设置,等用户添加删除完成之后,再执行上面的操作,例如取消只读权限chattr -i /etc/passwd。(记得重新设置只读)

4、强制实行配额和限制:

      Linux PAM(插入式认证模块,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可以强制实行一些实用的限制,在 /etc/security/limits.conf 文件中对此进行配置。

      谨记,这些限制适用于单个对话。您可以使用 maxlogins 来控制总额限制。limits.conf 中的条目有如下结构: username|@groupname type resource limit。

      为了与 username 区别,groupname 之前必须加 @。类型必须是 soft 或者 hard。软限制(soft-limit)可以 被超出,通常只是警戒线,而硬限制(hard-limit)不能被超出。resource 可以 是下面的关键字之一:

      core - 限制内核文件的大小(KB)

      data - 最大数据大小(KB)

      fsize - 最大文件大小(KB)

      memlock - 最大锁定内存地址空间(KB)

      nofile - 打开文件的最大数目

      rss - 最大持久设置大小(KB)

      stack - 最大栈大小(KB)

      cpu - 以分钟为单位的最多 CPU 时间

      nproc - 进程的最大数目

      as - 地址空间限制

      maxlogins - 此用户允许登录的最大数目

      下面的代码示例中,所有用户每个会话都限制在 10 MB,并允许同时有四个登录。第三行禁用了每个人的内核转储。第四行除去了用户 bin 的所有限制。ftp 允许有 10 个并发会话(对匿名 ftp 帐号尤其实用);managers 组的成员的进程数目限制 为 40 个。developers 有 64 MB 的 memlock 限制,wwwusers 的成员不能创建大于 50 MB 的文件。

    要激活这些限制,您需要在 /etc/pam.d/login 底部添加下面一行: session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limits.so。

    要为文件系统启用配额,您必须在 /etc/fstab 中为相应的那行添加一个选项。 使用 usrquota 和 grpquota 来启用 用户配额和组配额。

    然后,使用 mount -a -o remount 重新挂载相应的文件系统,来激活刚才添加 的选项;然后使用 quotacheck -cugvm 创建一个二进制配额文件,其中包含了机器 可读格式的配额配置。这是配额子系统要操作的文件。然后使用  edquota -u username 为具体的用户配额。

     如果对磁盘配额不了解可以学习参考资料里面的“Linux磁盘配额”实验。

实验步骤二

二、用户安全

1. 禁用不使用的用户

注意:不建议直接删除,当你需要某个用户时,自己重新添加会很麻烦。也可以 usermod -L 或 passwd -l user 锁定。

  示例:     

注释的用户名:

2、ssh登陆安全

      (1)修改ssh的默认端口22,改成如20002这样的较大端口会大幅提高安全系数,降低ssh破解登录的可能性。(注意:本实验环境不允许修改ssh端口,否则会造成服务断开)

       找到SSh服务配置文件路径一般都是在 /etc/ssh这个目录下面 sshd_config 这个文件,在“# Port 22”这一行下面添加一行,内容为 port 端口号。

       然后重启ssh服务即可。

      (2)只允许wheel用户组的用户su切换(这里只是举例,不一定要用这个用户组名字) 

其他用户切换root,即使输对密码也会提示 su: incorrect password

   (3)登录超时(本实验环境不允许这样操作!!!)

      用户在线5分钟无操作则超时断开连接,在/etc/profile中添加:

 (4) 禁止root直接远程登录(本实验环境不允许这样操作!!!)

 

 (5)限制登录失败次数并锁定     

    在/etc/pam.d/login后添加:

登录失败5次锁定180秒,根据需要设置是否包括root。

3、减少history命令记录

      执行过的历史命令记录越多,从一定程度上讲会给维护带来简便,但同样会伴随安全问题。

      vi /etc/profile

      找到 HISTSIZE=1000 改为 HISTSIZE=50。

      执行 source /etc/profile生效

      或每次退出时清理history命令:history –c。

 实验步骤三

三、网络安全

1、禁用ipv6

      IPv6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耗尽的问题,但我们的服务器一般用不到它,反而禁用IPv6不仅仅会加快网络,还会有助于减少管理开销和提高安全级别。以下几步在CentOS上完全禁用ipv6。

      禁止加载IPv6模块:

      让系统不加载ipv6相关模块,这需要修改modprobe相关设定文件,为了管理方便,我们新建设定文件/etc/modprobe.d/ipv6off.conf,内容如下:

 

 禁用基于IPv6网络,使之不会被触发启动:

 禁用网卡IPv6设置,使之仅在IPv4模式下运行:

 

 关闭ip6tables: 

 重启系统,验证是否生效:

如果没有任何输出就说明IPv6模块已被禁用,否则被启用。

2、防止一般网络攻击

      网络攻击不是几行设置就能避免的,以下都只是些简单的将可能性降到最低,增大攻击的难度但并不能完全阻止。

(1)禁ping

      阻止ping如果没人能ping通您的系统,安全性自然增加了,可以有效的防止ping洪水。为此,可以在/etc/rc.d/rc.local文件中增加如下一行:

      注意 1 后面是有空格的

  或使用iptable禁ping,当然前提是你启用了iptables防火墙。

(2)防止IP欺骗

      编辑/etc/host.conf文件并增加如下几行来防止IP欺骗攻击:

(3)防止DoS攻击

      对系统所有的用户设置资源限制可以防止DoS类型攻击,如最大进程数和内存使用数量等。

      可以在/etc/security/limits.conf中添加如下几行:

 

 

 core 0 表示禁止创建core文件;nproc 128 把最多的进程数限制到20;nofile 64 表示把一个用户同时打开的最大文件数限制为64;* 表示登录到系统的所有用户,不包括root。

      然后必须编辑/etc/pam.d/login文件检查下面一行是否存在: 

 limits.conf参数的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3、定期做日志检查

      将日志移动到专用的日志服务器里,这可避免入侵者轻易的改动本地日志。下面是常见linux的默认日志文件及其用处:

 

 分析与思考

1、查询资料了解更多关于linux系统加固的知识。

控制系统账户: 系统账户默认存放在cat /etc/passwd中,你可以手动查询用户信息,我们直接除了Root账户需要登录以外,其他的账户全部设置为禁止登录。

使用 passwd -l 用户名 锁定用户登录,如下我们写BASH脚本批量的完成这个过程。

#!/bin/bash

for temp in `cut -d ":" -f 1 /etc/passwd | grep -v "root"`
do
        passwd -l $temp
done

修改口令生存期: 口令生存期,即用户密码的过期时间,默认在cat /etc/login.defs | grep "PASS" 中存储着,我们需要把这个时间改小,如下配置即可。

[root@localhost ~]# vim /etc/login.defs

# Password aging controls:
#
#       PASS_MAX_DAYS   Maximum number of days a password may be used.
#       PASS_MIN_DAYS   Minimum number of days allowed between password changes.
#       PASS_MIN_LEN    Minimum acceptable password length.
#       PASS_WARN_AGE   Number of days warning given before a password expires.
#
PASS_MAX_DAYS   90      # 新建用户密码最长使用天数
PASS_MIN_DAYS   0       # 新建用户密码最短使用天数
PASS_MIN_LEN    7       # 新建用户密码到期提示天数
PASS_WARN_AGE   10      # 最小密码长度

设置口令复杂度: 设置新建用户时输入的口令复杂程度,该配置默认在cat /etc/pam.d/system-auth 文件中存放。

[root@localhost ~]# vim /etc/pam.d/system-auth

#%PAM-1.0
# This file is auto-generated.
# User changes will be destroyed the next time authconfig is run.
password    required pam_cracklib.so try_first_pass retry=3 dcredit=-1 lcredit=-1 ucredit=-1 ocredit=-1 minlen=10

在上方文件中添加如下一行配置,其含义是至少包含一个数字、一个小写字母、一个大写字母、一个特殊字符、且密码长度>=10

限制登录超时: 限制用户登陆成功后的等待时间,当用户终端无操作时则默认断开连接。

[root@localhost ~]# vim /etc/profile

TMOUT=300
export TMOUT

限制TTY尝试次数: 该配置可以有效的防止,爆破登录情况的发生,其配置文件在cat /etc/pam.d/login中添加如下配置,这个方法只是限制用户从TTY终端登录,而没有限制远程登录。

[root@localhost ~]# vim /etc/pam.d/login

#%PAM-1.0
auth required  pam_tally2.so deny=3 lock_time=300 even_deny_root root_unlock_time=10

[root@localhost ~]# pam_tally2 --user lyshark    查询远程登录次数

修改SSH远程端口: 修改SSH登录端口,这里可以修改为65534等高位端口,因为Nmap扫描器默认也就探测0-1024端口,这样能够有效的规避扫描。

[root@localhost ~]# vim /etc/ssh/sshd_config

# 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port on a SELinux system, you have to tell
# SELinux about this change.
# semanage port -a -t ssh_port_t -p tcp #PORTNUMBER
#
Port 65534               # 登录端口改为65534
MaxAuthTries=3           # 密码最大尝试次数3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sshd
[C:\Users]$ ssh root@192.168.1.30 6553

禁止Root用户登录: 首先创建一个普通用户 lyshark ,然后配置好Sudo授权,需要时使用Sudo授权执行命令,禁止Root用户登录主机。

# --------------------------------------------------------------------------------------------
# 创建普通用户 lyshark
[root@localhost ~]# useradd lyshark
[root@localhost ~]# passwd lyshark

# --------------------------------------------------------------------------------------------
# 给普通用户添加Sudo授权
[root@localhost ~]# vim /etc/sudoers

## The COMMANDS section may have other options added to it.
##
## Allow root to run any commands anywhere 
root    ALL=(ALL)       ALL
lyshark ALL=(ALL)       ALL
# --------------------------------------------------------------------------------------------
# 修改ROOT用户禁止登录系统
[root@localhost ~]# vim /etc/ssh/sshd_config
PermitRootLogin no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sshd

除此之外,你可以通过指定那些被允许用来使用SSH的用户名,从而使得SSH服务更为安全。

[root@localhost ~]# vim /etc/ssh/sshd_config

AllowUsers lyshark admin          # 指定允许登录的用户
AllowGroup lyshark admin         # 指定允许登录的用户组

登录警告提示: 通过修改 /etc/motd/etc/issue.net来实现弹出警告提示框,当用户远程登陆以后就会提示以下的两行文字。

[root@localhost ~]# vim /etc/motd
[root@localhost ~]# vim /etc/issue.net
-----------------------------------------------------------------------------------------------
Warning! If unauthorized, illegal login system, please exit immediately!!
Your system fingerprint has been recorded!!
-----------------------------------------------------------------------------------------------
文件权限加固

限制Umask值: umask 值用于设置文件的默认属性,系统默认的Umask 值是0022,也就是U权限不动,G权限减去2,O权限减2,这里为了防止上传一句话木马,我们将系统的Umask值改为0777,也就是说,当用户新建任何文件的时候,其都不会具有(读写执行)权限,就算上传成功也不具有任何权限。

[root@localhost ~]# echo "umask 0777" >> /etc/bashrc
[root@localhost ~]# touch test1
[root@localhost ~]# mkdir test2
[root@localhost ~]# 
[root@localhost ~]# ls -lh
total 0
----------. 1 root root 0 Aug 25 05:46 test1
d---------. 2 root root 6 Aug 25 05:46 test2

锁定系统文件: 锁定文件是Linux系统中最为强大的安全特性,任何用户(即使是root),都无法对不可修改文件进行写入、删除、等操作,我们将一些二进制文件设置为只读模式,能够更好的防止系统被非法篡改或注入恶意代码,一般情况下/sbin 和/usr/lib两个目录内容能被设置为不可改变。

[root@localhost sbin]# chattr +i /sbin/
[root@localhost sbin]# chattr +i /usr/sbin/
[root@localhost sbin]# chattr +i /bin/
[root@localhost sbin]# chattr +i /sbin/
[root@localhost sbin]# chattr +i /usr/lib
[root@localhost sbin]# chattr +i /usr/lib64
[root@localhost sbin]# chattr +i /usr/libexec

限制GCC编译器: 如果系统已经被黑客入侵,那么黑客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编译一些POC文件,用来提权,从而在几秒钟之内就成为了root用户,那么我们需要对系统中的编译器进行一定的限制。

首先,你需要检查单数据包以确定其包含有哪些二进制文件。然后将这些文件全部设置为000无权限。

[root@localhost ~]# rpm -q --filesbypkg gcc | grep "bin"

[root@localhost ~]# chmod 000 /usr/bin/c89 
[root@localhost ~]# chmod 000 /usr/bin/c99 
[root@localhost ~]# chmod 000 /usr/bin/cc
[root@localhost ~]# chmod 000 /usr/bin/gcc
[root@localhost ~]# chmod 000 /usr/bin/gcc-*
[root@localhost ~]# chmod 000 /usr/bin/gcc-*

然后,单独创建一个可以访问二进制文件的编译器的组,赋予他这个组相应的权限。

[root@localhost ~]# groupadd compilerGroup
[root@localhost ~]# chown root:compilerGroup /usr/bin/gcc
[root@localhost ~]# chmod 0750 /usr/bin/gcc

至此,任何试图使用gcc的用户将会看到权限被拒绝的信息。

[lyshark@localhost ~]$ gcc -c test.c 
-bash: /usr/bin/gcc: Permission denied

限制日志文件: 接着我们需要对日志文件,进行一定的限制,因为一般情况如果系统被入侵了,日志文件将对我们取证有所帮助,而一旦被入侵以后,黑客首先会想办法清除这些痕迹,所以我们需要设置日志文件只能增加不能删除属性,防止其将日志删除掉。

[root@localhost ~]# cd /var/log/
[root@localhost log]# chattr +a dmesg cron lastlog messages secure wtmp 

[root@localhost log]# lsattr secure 
-----a---------- secure

[root@localhost log]# rm -fr secure 
rm: cannot remove ‘secure’: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iptables 与 SELinux

最小化防火墙规则: 配置防火墙,拒绝所有端口,只放行SSH,HTTP这两个必要的端口。

[root@localhost ~]# iptables -F
[root@localhost ~]# iptables -p INPUT DROP

[root@localhost ~]#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6553 -j ACCEPT
[root@localhost ~]# iptables -I OUTPUT -p tcp --dport 6553 -j ACCEPT
[root@localhost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oprt 80 -j ACCEPT
[root@localhost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443 -j ACCEPT
[root@localhost ~]# iptables-save

开启SELinux: 由于系统管理员都会关闭,所以这里要手动开启。

[root@localhost ~]# vim /etc/selinux/config
# This file controls the state of SELinux on the system.
# SELINUX= can take one of these three values:
#     enforcing - SELinux security policy is enforced.
#     permissive - SELinux prints warnings instead of enforcing.
#     disabled - No SELinux policy is loaded.
SELINUX=enforcing

[root@localhost ~]# setenforce 1

开启SeLinux后,会发现sshd服务无法正常启动了,这是因为SELinux策略生效了,下面我们需要修改配置。

SELinux放行SSH端口: 通过 Semanage 管理工具放行6553这个端口。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y policycoreutils-python-2.5-29.el7.x86_64

[root@localhost ~]# semanage port -l | grep ssh
ssh_port_t                     tcp      22

[root@localhost ~]# semanage port -a -t ssh_port_t -p tcp 6553

[root@localhost ~]# semanage port -l | grep ssh
ssh_port_t                     tcp      6553, 22

设置Web目录权限: 通过 semanage 命令设置,web目录权限。

[root@localhost html]# semanage fcontext -a -t httpd_sys_content_t /var/www/html/index.html

[root@localhost html]# ls -Z
-rw-r--r--. root root unconfined_u:object_r:httpd_sys_content_t:s0 index.html

Docker容器隔离

上方的安全配置仅限于在真实机中配置,同样我们可以把Web应用放入Docker容器中,这样可以把权限牢牢地锁在笼子里,即使被非法入侵,除非有沙盒逃逸漏洞,否则的话很难逃离Docker沙盒。

1.配置好阿里的Yum源,然后直接一条命令即可完成安装,安装成功后直接运行Docker。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y epel-release docker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2.在根目录创建一个/data/的文件夹,并赋予最小的权限。

[root@localhost ~]# mkdir /data
[root@localhost /]# chmod 444 -R /data/
[root@localhost /]# chown -R dockerroot.dockerroot /data/
[root@localhost ~]# echo "hello docker" > /data/index.html

3.安装Apache服务,然后将本机的 /data/目录挂载到容器内部。

[root@localhost ~]# docker search httpd
[root@localhost ~]# docker pull docker.io/httpd
[root@localhost ~]# docker run -itd -p 80:80 -v /data:/usr/local/apache2/htdocs httpd:latest

网站安全狗配置

安全狗可有效抵御部分SQL注入,文件上传等。

1.首先安装依赖包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y mlocate lsof pciutils dmidecode wget psmisc

Package mlocate-0.26-8.el7.x86_64 already installed and latest version
Package lsof-4.87-6.el7.x86_64 already installed and latest version
Package pciutils-3.5.1-3.el7.x86_64 already installed and latest version
Package 1:dmidecode-3.1-2.el7.x86_64 already installed and latest version
Package wget-1.14-18.el7_6.1.x86_64 already installed and latest version
Nothing to do

2.下载并安装网站安全狗,这里安全狗和SELinux有些冲突,需要暂时关闭SeLinux。

[root@localhost ~]# wget http://download.safedog.cn/safedog_linux64.tar.gz
[root@localhost ~]# tar -xzvf safedog_linux64.tar.gz
[root@localhost ~]# cd safedog_an_linux64_2.8.21207/
[root@localhost safedog_an_linux64_2.8.21207]# chmod +x install.py 
[root@localhost safedog_an_linux64_2.8.21207]# ./nstall.py 

3.登录并启动安全狗。

[root@localhost ~]# sdcloud -u 注册用户名 -p 密码
[root@localhost ~]# sdui
[root@localhost ~]# sdstart

2)、查询资料了解iptables有哪些用途?

 iptables简称netfilter/iptables(简称为iptables)组成Linux平台下的包过滤防火墙,与大多数的Linux软件一样,这个包过滤防火墙是免费的,它可以代替昂贵的商业防火墙解决方案,完成封包过滤、封包重定向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等功能。
iptables基础
规则(rules)其实就是网络管理员预定义的条件,规则一般的定义为“如果数据包头符合这样的条件,就这样处理这个数据包”。规则存储在内核空间的信息包过滤表中,这些规则分别制定了源地址、目的地址、传输协议(如TCP、UDP、ICMP)和服务类型(如HTTP、FTP和SMTP)等。当数据包与规则匹配时,iptables就根据规则所定义的方法来处理这些数据包,如放行(accept)、拒绝(reject)和丢弃(drop)等。配置防火墙的主要工作就是添加、修改和删除这些规则。
iptables和netfilter的关系
这是第一个要说的地方,Iptables和netfilter的关系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搞不清的问题。很多的知道iptables却不知道netfilter。其实iptables只是Linux防火墙的管理工具而已,位于/sbin/iptables。真正实现防火墙功能的是netfilter,它是Linux内核中实现包过滤的内部结构。
iptables传输数据包的过程
① 当一个数据包进入网卡时,它首先进入PREROUTING链,内核根据数据包目的IP判断是否需要转送出去。
② 如果数据包就是进入本机的,它就会沿着图向下移动,到达INPUT链。数据包到了INPUT链后,任何进程都会收到它。本机上运行的程序可以发送数据包,这些数据包会经过OUTPUT链,然后到达POSTROUTING链输出。
③ 如果数据包是要转发出去的,且内核允许转发,数据包就会如图所示向右移动,经过FORWARD链,然后到达POSTROUTING链输出。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让我学会了基本系统安全的操作,也掌握了用户安全和网络安全的知识,收获很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