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割点/割边

Paranoid5 2020-11-22 16:42 原文

割点/割边

1.定义:

对于一个无向图,
如果删除一个点,可以让一个图的连通分支数增加。那么这个点就是割点
同样的,对于一条边,删掉之后可以让一个图的连通分支数增加,那么这条边就是割边

2.关键的性质:

对于一条在连通图G中的割边e,一定存在这样的性质:

e不在G中的任意一个圈上。

如果我们对一个连通的无向图进行dfs,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颗dfs树
这是有了这样的两个定理:

第一, 根节点u是割点,当且仅当,u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子树。

就是它把多个子树分隔开。注意这里说的是子树,子树是互不连通的。

第二,非根节点u是割点,当且仅当,后代v都不可以通过回退边回到u的祖先w

如果v可以通过回退边回到w会发生什么?
显然这样会形成一个圈。如下图

显然,图中的u不是割点。因为v可以返回到u的祖先 w。
但是对于w而言呢?后代u和v都不可以返回到w的祖先s,所以w是割点。

讨论完了割点,我们来看看割边。

 圈上的边一定不是割边

这是很显然的。如果u到v之间有圈,那么一定至少会有两条(u,v),任意删除一条边都不会改变连通性。

3.割点算法的描述:

在dfs中,每一个点有两个数据:
dfn记录访问的时间点,也就是时间戳
low记录的是 可以回溯到的最早祖先的时间戳
之前我们讨论了,对于每一个节点的而言,我们需要分两个情况讨论。根与非根。
对于根来说我们只需要记录后代子树的个数就行了。
那么如何处理非根的情况呢。
只需要u的后代结点v满足:

low[v] >= dfn[u].

也就是说,v可以回溯到的最早的节点low[v]
仍然在u之下。
当然这里有两种情况,后向边和横叉边。
后向边:
这就像是,一根绳子上,一边是一个圈,另一边是另一个圈,割掉绳子上的任意一个点,就会使两个物体分开。那么很显然绳子上的每一个都是割点。
横叉边:
如果是横叉边我们发现这一定会回溯到根节点,这是一定会比dfn[u]小的,也就是说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求割点的算法了:

dfs(int u){
   for:each v of u{
      if(v not visted){
           dfs(v)
           low[u] = min(low[u],low[v]);
           if(low[v] >= dfn[u]){
               child++;
               if(u is not root)
                  u is cut;
               else if(child > 1)
                  u is cut;
           }
      }
      else low[u] = min(low[u],dfn[v]);
   }
}

4.割边算法的描述:

在已经得到了割点算法的同时我们来看看割边算法。在上述的讨论中我们发现,割边算法和割点算法是类似的。
横叉边一定会形成环,也就是一定会回溯到根。
后向边与割点是相同,但是不需要特判一个根。
正常的判断,也只需要将 low[v] >= dfn[u],改为low[v]>dfn[u]这就得到了我们的割边(u,v)。这是因为我们得到的(u,v)一定不是圈上的边,当取等号时,可以发现此时的(u,v)仍然在圈上。但是此时u确是割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