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HTML 段落<p>标签

zuihongyan 2016-07-01 17:28 原文

 

<p> 标签定义段落。
p 元素会自动在其前后创建一些空白。浏览器会自动添加这些空间,您也可以在样式表中规定。

段间距
IE默认为19px,通过p的margin-top属性设置
FF默认为1.12em,通过p的margin-bottom属性设置
p默认为块状显示,要清除段间距,一般可以设置
p {
   margin-top:0;
   margin-bottom:0;
}

延伸阅读:允许的段落用法

      可以只在块(block)内指定段落,也可以把段落和其他段落、列表、表单和预定义格式的文本一起使用。总的来讲,这意味着段落可以在任何有合适的文本流的地方出现,例如文档的主体中、列表的元素里,等等。
      从技术角度将,段落不可以出现在头部、锚或者其他严格要求内容必须只能是文本的地方。实际上,多数浏览器都忽略了这个限制,它们会把段落作为所含元素的内容一起格式化。

 

<html>
<body>

<p>这是段落。</p>
<p>这是段落。</p>
<p>这是段落。</p>

<p>段落元素由 p 标签定义。</p> 

</body>
</html>

HTML中P标签内不可包含DIV标签

深究:

      我们先来认识in-line内联元素和block-line块元素,因为HTML里几乎所有元素都属于内联元素或者块元素中的一种。

       in-line这个词有很多种解释:内嵌、内联、行内、线级等,但是,它们都是表示相同的意思,在这里我们选择习惯的叫法-内联。

先看下面的例子你就能明白两者的差别:

       <p>测试一下块元素与<span>内联元素</span>的差别</p>

       <p>测试一下<div>块元素</div>与内联元素的差别</p>

效果如下图:

      在上面的例子中,<div>会自己产生一个新的行,而<span>并没有换行,这是在没有CSS渲染的情况下才这样,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CSS把div定义成内联元素,把span定义成块元素,但是,我们却不能在HTML里任意转化它们,块元素可以包含内联元素或某些块元素(上面的例子其实是错误的使用--->我把<div>放在<p>里面了) ,但内联元素却不能包含块元素,它只能包含其他的内联元素,再看看这个:

        <h2>我喜欢在<a href="http://bbs.blueidea.com/ " >经典论坛</a>讨论Web标准的原因。</h2>

         其中<h2>是属于块元素,而<a>是属于内联元素,<h2>包含<a>是没有错误的,同样,<div>可以包含<p>,<p>包含<a>也是对的,但是如果是下面这样的话,就是错误的,因为内联元素不应该包含块元素:

         <a href="#"> <h2>这样是错误的用法!</h2></a>

还有一些情况就是一些块元素不可以包含另一些块元素。例如这样:

   <p>测试文字

     < ul>

          <li>现阶段是不能这样用的,要等到XHTML 2.0才可以这样用。</li>

      </ul>

       测试文字

    </p>

而这样又是可以的。

   <ul>

         <li><p>这样是可以的</p></li>

    </ul>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使用的DTD中规定了块级元素是不能放在<p>里面的,再加上一些浏览器纵容这样的写法:

     <p>这是一个段落的开始

     <p>这是另一个段落的开始

当一个<p>签还没结束时,遇到下一个块元素就会把自己结束掉,其实浏览器是把它们处理成这样:

    <p>这是一个段落的开始</p>

    <p>这是另一个段落的开始</p>

所以刚才那样的写法会变成这样:

<p>测试文字</p>

    <ul>

         <li>现阶段是不能这样用的,要等到XHTML 2.0才可以这样用。</li>

    </ul>

测试文字<p></p>

这也是跟刚才说第一个例子中<p>里面放<div>不合理是同一个道理。

        那哪些块元素里面不能放哪些块元素呢?我知道你有这个疑问,也知道我仅仅列一张清单你不好记住它们。我们可以先把所有的块元素再次划分成几个级别的,我们已经知道<html>是在最外层,<html>下一级里面只会有<head>、<body>、<frameset>、<noframes>,而我们已经知道了可视的元素只会出现在<body>里,所以我们把<body>划在第一个级里面,接着,把不可以自由嵌套的元素划在第三个级,其他的就归进第二个级。

       所谓的不可自由嵌套的元素就是里面只能放内联元素的,它们包括有:标题标记的<h1>、<h2>、<h3>、<h4>、<h5>、<h6>、<caption>;段落标记的<p>;分隔线<hr>和一个特别的元素<dt>(它只存在于列表元素<dl>的子一级)。

       为什么说第二级的元素可以自由嵌套呢?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些容器(或者说是盒子), 这些容器的大小可以自由变化,例如我们可以把<ul>嵌在<div>里面,也可以把<div>嵌在<li>里面。

       在HTML里有几个元素是比较特别的:<ul>、<ol>、<dl>、<table>,它们的子一层必须是指定元素,<ul>、<ol>的子一级必须是<li>;<dl>的子一级必须是<dt>或者<dd>;<table>的子一层必须是<caption> 或<thead>、<tfoot>、<tbody>等,而再子一层必须是<tr> (<tr>只存在于<thead>、<tfoot>、<tbody>中),之后才是可放内容的<td>或者<th>。

        很多人在W3C校验无法通过也是这个原因-->错误的元素嵌套,然而把提示错误的标签改成<div>或者<span>就可以通过,但是我们不能这样盲目的为了校验而校验,<div>也不是神,<div>代替不了语义化的标签。

下面有一张关于(X)HTML Strict下嵌套规则的图,可以参考:

 

其实在内联元素中,还是可以再区分一下的,有几个元素(<img>、<input>等)比较特别,它们可以定义宽高。虽然在IE 浏览器里,所有的元素都可以定义宽高,但这是IE自己的标准,并非所有浏览器都支持,W3C称它们为replaced元素,我也找不到适合翻译的词,它们在属于in-line的情况下同样具有block-line的一些特性,在"dasplay:inline-block的应用"中所说的inline-block其实就是让其他元素也模拟成replaced元素,你暂时也不用过多了解,等到后面再学习它。

<p> 标签支持 HTML 中的全局属性。

 5 = HTML5 中添加的属性。

属性 描述 例子 浏览器支持
class classname 规定元素的一个或多个类名(引用样式表中的类) <p class="ab"></p> 所有浏览器都支持。
contenteditable  5 

true(可编辑)

false(不可编辑)

规定元素内容是否可编辑 <p contenteditable="true">这是一个可编辑的段落。</p> 所有主流浏览器都支持。
contextmenu      menu_id(要打开的 <menu> 元素的 id。) 规定元素的上下文菜单。上下文菜单在用户点击元素时显示。

<p contextmenu="supermenu">本段落拥有一个名为 "supermenu" 的上下文菜单。这个菜单会在用户右键单击该段落时出现。</p>

<menu id="supermenu">
<command label="Step 1: Write Tutorial" onclick="doSomething()">
<command label="Step 2: Edit Tutorial" onclick="doSomethingElse()">
</menu>

目前只有 Firefox 支持 contextmenu 属性。
data-*              somevalue  (规定属性的值(以字符串)。)

data-* 属性用于存储页面或应用程序的私有自定义数据。

data-* 属性赋予我们在所有 HTML 元素上嵌入自定义 data 属性的能力。

存储的(自定义)数据能够被页面的 JavaScript 中利用,以创建更好的用户体验(不进行 Ajax 调用或服务器端数据库查询)。

data-* 属性包括两部分:

  • 属性名不应该包含任何大写字母,并且在前缀 "data-" 之后必须有至少一个字符
  • 属性值可以是任意字符串

注释:用户代理会完全忽略前缀为 "data-" 的自定义属性。

<p id="test" data-age="24">
        Click Here
</p>
所有主流浏览器都支持 data-* 属性。
dir

ltr  (默认。从左向右 的文本方向。

rtl   (从右到左的文本方向。)

规定元素中内容的文本方向。 <p dir="rtl">Write this text right-to-left!</p> 所有浏览器均支持 dir 属性。
draggable          5 

true  (规定元素的可拖动的。)

false  (规定元素不可拖动。)

auto  (使用浏览器的默认行为。)

draggable 属性规定元素是否可拖动。

提示:链接和图像默认是可拖动的。

<p draggable="true">这是一个可拖动的段落。</p>

Internet Explorer 9+, Firefox, Opera, Chrome, and Safari 支持 draggable 属性。

注释:Internet Explorer 8 以及更早的版本,不支持 draggable 属性。

dropzone           5 

copy  (拖动数据会产生被拖动数据的副本。)

move  (拖动数据会导致被拖动数据被移动到新位置。)

link  (拖动数据会产生指向原始数据的链接。) 

dropzone 属性规定在元素上拖动数据时,是否拷贝、移动或链接被拖动数据。
<p dropzone="copy"></p>
目前所有主流浏览器都不支持 contenteditable 属性。
hidden              5   

hidden 属性是布尔属性。

如果设置该属性,它规定元素仍未或不再相关。

浏览器不应显示已规定 hidden 属性的元素。

hidden 属性也可用于防止用户查看元素,直到匹配某些条件(比如选择了某个复选框)。然后,JavaScript 可以删除 hidden 属性,以使此元素可见。

<p hidden="hidden">这是一段隐藏的段落。</p> 所有主流浏览器都支持 hidden 属性,除了 Internet Explorer。
id idname

id 属性规定 HTML 元素的唯一的 id。

id 在 HTML 文档中必须是唯一的。

id 属性可用作链接锚(link anchor),通过 JavaScript(HTML DOM)或通过 CSS 为带有指定 id 的元素改变或添加样式。

<p id="ab"></p> 所有浏览器都支持。
lang language_code  (规定元素内容的语言代码。) lang 属性规定元素内容的语言。
<p lang="fr">Ceci est un paragraphe.</p>
所有浏览器均支持 lang 属性。
spellcheck         5 

true  (对元素进行拼写和语法检查.)

false  (不检查元素。)

spellcheck 属性规定是否对元素进行拼写和语法检查。

可以对以下内容进行拼写检查:

  • input 元素中的文本值(非密码)
  • <textarea> 元素中的文本
  • 可编辑元素中的文本

实例

进行拼写检查的可编辑段落:

<p contenteditable="true" spellcheck="true">这是一个段落。</p>
 

Internet Explorer 10, Firefox, Opera, Chrome 以及 Safari 支持 spellcheck 属性。

注释:Internet Explorer 9 以及更早的版本不支持 spellcheck 属性。

 style  style_definition   (一个或多个由分号分隔的 CSS 属性和值。)  

style 属性规定元素的行内样式(inline style)

style 属性将覆盖任何全局的样式设定,例如在 <style> 标签或在外部样式表中规定的样式。

 

实例

在 HTML 文档中使用 style 属性:

<p style="color:red">This is a paragraph.</p>
 所有浏览器都支持。
 title  text   (规定元素的工具提示文本(tooltip text)。)  

title 属性规定关于元素的额外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会在鼠标移到元素上时显示一段工具提示文本(tooltip text)。

提示:title 属性常与 form 以及 a 元素一同使用,以提供关于输入格式和链接目标的信息。同时它也是 abbr 和 acronym 元素的必需属性。

 

实例

在 HTML 文档中使用 title 属性:

<p title="Free Web tutorials">W3School.com.cn</p>
 所有浏览器都支持。
 translate          

 yes  (规定应该翻译元素内容。)

  no   (规定不应翻译元素内容。)

 

translate 规定是否应该翻译元素内容。

提示:请使用 class="notranslate" 替代。

 

实例

规定不应翻译某些元素:

<p translate="no">请勿翻译本段。</p>
<p>本段可被译为任意语言。</p>
 所有主流浏览器都无法正确地支持 translate 属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