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童书阅读推广人孙慧阳:把好书价值传到最后一公里

worklog 2021-11-26 11:42 原文

https://www.sohu.com/a/289780606_173439

 

童书阅读推广人孙慧阳:把好书价值传到最后一公里
2019-01-17 20:00
在1月8日举行的第七届当当童书编辑年会上,资深儿童阅读推广人,北京“社区亲子绘本馆”荣誉专家,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100层巴士》等畅销童书译者孙慧阳作为当当童书编辑年会受邀嘉宾带来《优秀童书为儿童代言》主题演讲,就个人的亲身伴读经历,与全国的童书代表们共话中国童书的需要,同议孩子的未来。
以下为孙慧阳演讲全文:
特别荣幸受大会的邀请,今天能来跟大家同场学习、探讨。在座有很多是我的老师,也有被我折磨过的编辑老师们。今天我们一起谈有价值的话题我想应该会引起大家的共鸣。
首先,我平时做的事是译稿上的往来,我常常是从容不迫享受内容创作的过程,大家就被我折磨的够呛,我在这里对大家表示感谢。第二,我现在做的成人阅读培训和推广工作,与今天大会主题“孩子们需求”关联最紧密,是我用了近10年的时间在阅读一线带领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毕业,进行每周一堂课的攻读。我带的那个班的孩子现在已经是初二了,跟孩子共读的经历让我看到了当下我们回归到根源,其实就是书籍的内容价值。
我想在座的各位朋友都是做出版和编辑的老师居多。这些年童书出版和引进是持续的数据增长,我们是每一年新书品类的贡献者。图书是成人创作、成人编辑、成人推广也是成人购买,最终送到孩子们手里,让他们读到我们出版的优质好书。所以真正的图书出版业的朝向是面向儿童的,但是基本上前期工作几乎没有儿童参与。基于此我开始和驻班的孩子开始共读。也正是在共读中我发现跟出版前的老师在每一次读的过程中发生了意义和价值的转变。
我们平常会有一些关键词,我们会在后面的例子中跟大家重新看到。这可能就不是出版编辑的角度,可能是出版人和出版编辑的角度。如果重新定义我想可能会对在座的各位老师以往的概念一些颠覆,但是我愿意抛砖引玉跟大家探讨。
我们看到有一些书,它有文化的融合和差异,我们就从一套华语原创开始谈起。
这套书大家都熟悉,它出版的时间不是新书,对于没有读过的读者来讲就是新书。我们简单地看一下这套书。《米米说不》的故事从版权页就已经开始了。虽然说文字还没有开始记录,到说明页已经看到他拿着自己的衣服已经开始试穿了。“妈妈帮你穿衣服好不好?”“不,我自己穿”。于是开始穿了,穿的结果呢?他确实把衣服穿好了,但是穿反了。这没有关系。
进入下一步,“妈妈帮你倒牛奶好吗?”“不,我自己倒牛奶”,于是他倒在了椅子上,妈妈什么也没说。“喝完牛奶,妈妈开车带你去滑滑梯好不好?”“不,我自己走”,这一路自己完成了对街道躲猫猫游戏的探索已经满头大汗。“妈妈扶你爬上去”,“不,我自己怕”,于是大哭。怎么给故事收尾呢?“妈妈好想抱抱米米”。
我在班上的时候,问孩子是否会要妈妈抱,一部分孩子说“不”,一部分孩子说“要抱”。结果是“不,我自己抱妈妈”。
很温馨的一个故事。因为它的创作有针对性,确实是在为特定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做代言,所以这本书常常被我们定义为两岁左右孩子看的书,给孩子们选礼物的时候很多人也会选这套书。
我们透过一本书来思考时间的跨度,实际上把这本书做了年龄的延伸。这是一群10岁的孩子,成长的定义不是我们给他们的,而是自身的智慧。
这是特定年龄代言的书如何去放大它的价值,让特定年龄群体上延?还有一些书并不是为特定的儿童创作的,而这些书往往是大部分创作的状态。
所以我们刚刚在字幕上提到一个问题:我们的书是卖给谁的?既要满足成人又要卖给孩子,身份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购买目的,不同的经验又带来不同的感受。
我们如果跳开二元论的方法就是:我一定要取决于成人如何如何,单方向把钱从谁的口袋里掏出来的时候往往是走偏的。我们常常功利性放大某本书的功能。往往家长、老师的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时候会引发挫败感。
童话书是更接近于哲学的阅读材料,我们更加偏重于哲学。《小黑鱼》这本书的作者从49岁做童话书的创作,一出手就获得很高的赞誉,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美国很多媒体,称他开创了图画书创作的时代。也有人把他誉为现代的语言家。这些书言浅意不简,很容易读出哲学味道。
有哲学高度的一本书,怎么体现孩子的观念?能不能接受我们的推广,在阅读中如何看到这本书的阅读价值?
《小黑鱼》是我在2011年的时候跟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一起读过的一本书。这本书给孩子讲的时候没有加入更多的游戏、提问、互动,我直接拿着书给30多个孩子在他们视线高度一页一页翻。
小黑鱼本来很幸福的生活着,可是来了一条大鱼把这些小黑鱼都吞掉了,小黑鱼侥幸逃了出来。但它的心情非常糟糕,开始在海里孤独地旅行。在旅行过程中它遇到了水母、海葵、大龙虾,遇到各种礁石上生长的海藻生物,看到了丰富的海底世界,直到躲到礁石底的小红鱼。
它热情地邀请小红鱼出来玩玩,小红鱼说“不行,大鱼来了会把我们吃掉”,于是小黑鱼开始想办法,带领小红鱼游成巨大的鱼,装成眼睛,在阳光灿烂的清晨把威胁它们的大玉吓跑了。
把这个故事讲完了我问孩子们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大家破口而出“团结一起力量大”。有哲学意味的书的价值是需要下沉的,孩子们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告诉他们小黑鱼的故事讲完了,孩子们的眼睛还在转。他们非常兴奋小黑鱼和小红鱼伙伴们一起跑了,它们安全了。然后另外一个孩子站起来问:“如果大鱼再来找他们该怎么办?”孩子们关心的是跟他们身形或者是处于生态位置相近的小黑鱼和小红鱼的生命安全问题。我们能说孩子们错了吗?我们能说孩子们没读懂这本书的意义与价值吗?怎么处理?需要我告诉他们吗?不需要,好书会讲话,我就把这个问题丢给现场的孩子们,我说,大鱼再来他们该怎么逃生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他们呢?
我曾经在成人讲座的现场把这个问题抛给他们,能想到办法的人不超过3个。但是这些小朋友们他们想出不下八个办法,他们没有复习、预习,没有指导。他们说:可以躲到大海龟身体下,因为海龟的身形大。体形的大小,包括孩子们对海洋储备的知识是不是能帮助他做这样的思考?还有的说:躲到礁石缝里。他并没有认为自己的身形小是一个弊端反而利用了“小”的优势。还有孩子们会想到与其被动的躲还不如躲到有一个礁石的房子。还有的孩子说要“扭呀 扭呀 扭”,因为大鱼的身子大,小鱼的身子小,扭来扭去大鱼就被晃晕了。孩子没有觉得小是有危险、有弊端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是不是读出了哲学的味道?
所以在热烈地讨论之后,就给这些每个孩子发一张纸让他们去画,在画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八种帮助小鱼逃生的办法。就是他把岸上,沙滩、海洋,小黑鱼带着小红鱼在前面游,后面有两个非常大的绿色的鱼。岸上的小朋友用石头丢到海里去,丢到海里去是把大鱼和小鱼隔开,很有意思,石头不是打在大鱼身上。我问那个孩子,这个石头为什么丢在大鱼和小鱼中间呢?他说“让小鱼赶快逃跑就好了呀,大鱼也是生命,我们不希望小鱼被吃掉,也不希望大鱼被伤害”。真诚和善良教会孩子补拙。这也是适合于儿童相应的年龄的理解方式,我们先要听懂孩子们的阅读反馈。
所以我们知道的内容的价值如何一步步进行,在前端做了那么多努力,稿子的打磨、排版的修订,纸张的选择,包括在印场加班盯颜色。所以这样的书这样被孩子读出来,从他们的反馈里能够确认到自己做的这件事的意义。
我们再看新书的概念。我刚刚说《小黑鱼》的书不是最近出版的,对于没有读过这本书的成人来讲都是新书。如果按照营销或是市场的定义,一本书出版三到四个月之后就算老书,新书有四个月的寿命吗?三到四个月之后就是老书,所以大家一直关注新书怎么打榜,怎么促销,怎么从众多的上万册的已有图书中露出小脸。新书的成本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一直飙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再说另一个概念,也是我一直跟家长、朋友传递的:你没有读透的书其实也是新书。
家长一直对比书籍折扣,什么时候搞活动才买,我经常会跟家长说,我们购买的是什么?如果你只是盯着一本书的折扣的话,你够的不过是纸上的油墨。为什么呢?因为只有纸张和油墨,你不关注它内容价值的时候,它才是一个标准品,而标准品是可以有价的。真正的书的价值在于每一本书的内容作者的构思、编辑的构思以及后续创作的过程,包括开本、装订、版式等等。
这些年跟家长提的比较多的是内容价值,我挖掘深度阅读活动,带领成人读书已经整整8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想,究竟什么让我们觉得购买值得?这种共鸣常常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图书并不只是给孩子午睡的睡前读物,它其实对成人有更多的触动和反思。如果我们成人买书不仅仅是为身边的孩子买,其实我们自己可以也可以回到自己的童年,亲子共读成人也有受益那就是赚了一倍。书最终销售的是产品本身,为什么对彭懿老师的不同题材的书一次一次笑着但眼里有泪?是因为我们被书籍的内容所打动。
如果我们只是惯性的用印册、版权,获得什么样的大奖?有什么样的推荐所左右,大家会发现这样的推广越来越让人麻木。其实我们需要在另一个地方多做功夫:怎么看待实际的价值?有效地把儿童的状态,甚至把未来潜藏的价值对称在整个服务上面。
好书会讲话,其实好书的内容不管是文字和图画都可以有温度的打动对面的读者。所以我们再看朱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儿童文学是解放儿童的文学。是教育成人的文学。这句话常常被我倒过来用,当儿童文学真正教育成人的时候,儿童文学是被解放了。
推广当中真的没有捷径,在图书出版的生态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在行业当中的角色和责任担当。推广人在做什么?当我们聚焦不只4万册品类图书的出版积淀当中,无论是你在出版前端的选品还是出版后端的推广,我们为好书发声的时候好书才有好报,我们是通过阅读的过程对自己和孩子产生精神滋养。这是我们给孩子养成的精神粮食。
推广人要为好书的价值传递到最后一公里。当我们开始把更多的读者的注意力从一本书的价格转移到对这本书内容品质的关注时,我们就有机会让这些好书进入成人的视野,观见为儿童代言的时间对书的支撑,这时候好书就可以真正响应和支持到孩子的需求,助力童年的成长,也是我们为这件事付出的意义所在。
为实现最后这两行我愿意为在座各位老师一起努力,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