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2019秋助教总结

hengyumo 2020-01-19 15:31 原文

助教总结

1. 目录/班级链接

班级链接: 2019秋福大软件工程实践Z班 (福州大学)

总结目录

1. 目录/班级链接
2. 学期工作总结
3. 自动化评测工作
4. 工作改进
5. 工作反思
6. 启发和建议
7. 其它

2. 学期工作总结

2.1 学期工作的点评数据视图

点评数量变化分析

  • 点评数量从开学开始趋势较平稳,到中期有一个递减,这是当时第一次团队作业发布,只需要每个团队交一篇博客,因此点评的工作量减小了。当然文档评审和现场答辩的工作也相应增加了。
  • 到了团队冲刺时达到顶峰,这是因为当时团队冲刺,每个团队每天都发日志,本着周老师“坚持点评、及时反馈“的原则,当时一整个星期都坚持每天看完团队的日志博客。
  • 到中后期,这时团队冲刺告一段落,点评数量减少。
  • 到学期末,最后一次个人总结作业,为了深刻的了解同学们的真实反馈,把这次作业几乎每篇都看了一遍,因此点评数量增多。

点评作业类型占比分析

  • 团队类型作业约占1/2左右,这是因为团队作业持续时间最久,从十月末一直到十二月末;
  • 个人作业约占1/3左右,个人作业次数虽然不多,但是以个人为单位提交,故而作业提交量也较大;
  • 结对作业约占1/6左右,结对作业一共只有两次,故而点评量最少。

2.2 学期工作时间分布

平均每周花在助教工作的时间约8-12小时,其中几个星期仅仅需要点评博客,故而时间花费较少,约5-6小时;
到了编程作业花费时间较多,当时连续花了三四天开发和完善自动测评工具;
到了学期末,团队冲刺期间花费时间也较多,因为要及时跟进同学们的进度;

2.3 工作各项参数

工作项 次数
点评总数 421
作业发布次数 6
作业评分次数 8

刚开始时在习惯养成期,阅读博客较慢,评论比较抓不住重点;
随着助教工作的熟练,点评的效率提高了不少,能够较快的抓到博客的重点和不足的地方;
刚开始布置作业时拥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缺少格式规范要求、缺少评分约定,这些在后边的作业得到了改善;

2.4 发布的博客链接汇总

发布的博客链接
团队作业第一次—团队展示
团队作业第四次—项目系统设计与数据库设计
团队作业第五次—项目冲刺
个人作业——软件评测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第二次作业评分
第三次作业数独测试总结
结对第二次作业评测总结
团队第一次作业评分总结
团队第二次作业评分总结
最终评审及团队事后诸葛亮作业总结

3. 自动化评测工作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主要做了自动程序评测上的努力;
数独自动评测程序github仓库
如何保证程序评测的准确性又保证评测公平公正公开,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学期通过使用Java开发相应的自动评测工具,
完成了对应的作业评测,分别是数独程序和WordCount程序;
通过Java Excel库和HttpClient库,及一些cmd操作完成了这些评测,其中亮点部分是日志记录部分;
通过对导致程序运行失败的情况进行日志保存,同学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程序错在那里;

4. 工作改进

4.1 自我改进

  1. 作业缺少规范性要求
    格式规范是很重要的要求,刚开始的几次作业的布置我疏忽了这方面,导致很多同学的作业完成较潦草;
    在后边,我加强了格式规范的要求,并作为评分依据之一;
    同时将作业的格式也进行了规范,力求给同学们好的示范;
    这一些举措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 作业点评浮于表面
    我常常把握不住点评的重点,大部分点评都比较表面,没有激发出同学们的思考;
    我从冉助教的点评中学到了不少,在后边稍微得到了改善;
    这是因为我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造成的;
    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基础的学习,争取在这方面提高;

  3. 作业缺少评分约定
    我在刚开始布置的几次作业,缺少对评分项的描述,影响了同学们对重点的把握;
    尤其是缺少对缺交、补交的扣分约定,对后边的评分发布造成了一些争议;
    在后边的作业布置中,在作业布置之前就先想好,每个部分分别占比多少,并给出对应的分值;
    并声明好缺交、补交的扣分原则,相应的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4. 后期布置作业过于繁复
    我在后期的几次作业布置中过度强调”规范“、“统一”、“完善”,丢失了活力和创造力;
    在下学期的助教工作中,应该多琢磨文字的使用,作业的引入,作业的创造力;

栋哥在期末对我来年工作的建议,感悟很深,感谢老师❤

我们布置作业时,不需要一份很完美的作业题目,但布置时,要想象:绝大多数同学完成这份作业时的态度和投入,以及想象完成的效果

我们需要完成度很高和作业题目完美匹配的作业题目。不希望大多数同学作业质量失衡

4.2 承前启后

之前的助教给我的影响是很大的,许助教、大史助教、傅老师,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一直深刻的影响着我。
作为当时的学生,我很感谢他们的付出,每一次的认真点评和回复,每一次的作业评分,每一次的线下答辩,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专注。
因此在我担任助教的过程中,也一直督促着自己,力求尽善尽美,同时保持热情,继续传承福大软工实践的精神;
在课程结束后一位同学在微信群随口说到“好怀念当时项目冲刺时的忙碌”,便让我回想起了当时同样作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每一天虽然都很忙碌,但是一个学期下来收获满满的感觉。
我想作为助教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传承这种热情和专注的态度吧。

5. 工作反思

5.1 工作不足之处

引用上文:4.1 自我改进

  1. 作业缺少规范性要求
  2. 作业点评浮于表面
  3. 作业缺少评分约定
  4. 后期布置作业过于繁复

5.2 与同学们的交流

我相比同学们,只大他们一届;痴长一年,技术上比他们多看一两本书,因此他们的问题也多半能解答一下;
IT行业是典型的工程师思维,大家普遍会尊重技术更牛的人,因此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很重要;
此外发布通知时尽量减少命令式的语气,多用温和的语气;这一点能在同学们心中留下好一些的印象;

5.3 学期工作计划

没有在学期开始时制定工作计划,但每周都会专门拿固定的几天时间来进行点评和作业评分;
助教工作方面跟着课程的进度走,会提前计划下周要做的事情;

5.4 作业点评

这学期的作业基本做到了消灭零评论,这主要得益于另两位助教的精诚合作;
但在“及时评论”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因为作业提交普遍集中到作业截止的原因,导致作业截止当天的作业量很大,没有办法当天全部点评完;

5.5 助教合作

在学期开始时,第一次做评分,参考了上学期许助教还有大史助教的作业编排,期间犯了一些错误,比如迟交没有扣分,没有隐藏学生学号,画出的千帆竞发图学号无法显示等等问题,多亏了一起的冉华助教还有明盛助教的细心帮助,帮我指出问题,尤其是冉华助教教了我很多excel方面的知识。

6. 启发和建议

6.1 问卷调查

从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

  • 同学们觉得花费时间最多和最难的作业是项目冲刺,其原因可能是需要临时学习的技术较多;
  • 百分之七十多的同学在这门课程中完成了1K-5k的代码,相比在课程之前他们的代码量来说,这个量提高是很大的;
  • 在开发过程中,同学们大部分新学习到的知识是:Java/Js/Html/Css;
  • 在“以下哪些技能是你这学期新学到的这个问题”中,数据的分布较为均匀,证明这门课程对同学们的提高是较为全面的;
  • 在“这门课程后仍然欠缺的能力中”,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和编写代码、软件开发相关的技能,但这些能力不是短期就能被提高的,需要较长的积累过程;
  • 填写问卷87%的同学认为这门课的学分偏少;27%的同学认为学分设为2分更合适;46%的同学认为学分设为3分更合适,
  • 相比微信,QQ更受欢迎一些;
  • 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团队人数设置为8-10人更为合适;
  • 同学们希望得到的教程更多在:web开发、代码规范、github使用、IDE使用这些方面;
  • 77%以上的同学认可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觉得其高于平均水平,其中更有31%认为这门课的教学方法”非常好“;

6.2 反馈和启发

  1. 作业布置应该更规范和规律
    比如每周一次作业,周一布置,周日提交,规范和规律会促进同学们养成好习惯,同时助教也养成好习惯,每到周末就自己记得要做作业/点评作业;
  2. 得分项评分规则应该更规范
    得分项评分规则应该在作业发布前就决定好,并和作业一起公布;
    多个助教评同一份作业时就可以依据同一份评分规则进行评分,减少个人倾向带来的分数误差;
  3. 冲刺应该提前些、多分一些阶段
    冲刺应该提前一些、多分一些阶段,将冲刺的工作量均匀分布一些会更合适比如设置阿尔法1,阿尔法2,每周提交一次阶段成果;
    密集到一周的冲刺需要频繁的熬夜,同学们在平时也有不少的课程作业,尤其大三课程最多,普遍十几门课程以上,有的同学需要准备复习考研,压力就更大;
  4. 评审表应该统一由助教设计,并单独给每个组填写
    上学期时项目评审表是小组自行设计的,打印出来分发给老师同学填写,这一方式的数据收集难度较大,需要将纸质数据转为excel;此外让小组自行设计评审表,也会导致各组评分项分值设置不同的情况(比如某个小组PPT做的好,就把自己的PPT分数占比设高);
    这学期助教工作做的改进就是采用共享文档来统一收集,这一方式使得数据的搜集更为容易,也统一了评分的标准,但是评分变成公开,影响了收集到的评分的准确性,导致评分有一定的趋同性;
    在下学期应该做相应的改进,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份在线评分表,用来为其他组评分;
  5. 应该做好相应的教程,并提前安排同学们学习
    这学期普遍欠缺的教程是web开发、代码规范、github使用、IDE使用这些方面;
  6. 补交作业的问题
    因为博客园提交作业后还能做对应的修改,这导致有部分同学钻空子,先在截止前交作业,然后再慢慢修改;
    这方面只能希望博客园能做相应的完善;因为助教没有办法在短期内为所有作业打完分;

6.3 新的题目,你能设计什么样的编程和软件工程测试题目? 并把设计好的题目加到 GitHub 中去? 请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SivilTaram/p/autotest_framework.html

CCF-CSP认证的历年题目稍微改一改就是非常好的编程题。CCF-CSP认证的历年题
同时各大公司的笔试/面试真题也是很不错的题目来源。

6.4 启发式问题:对来年新的助教,新的班级,你有什么建议,或者你想寄托哪些期望

保持热情和专注!

7. 其他

  • 帮老师改进了哪些作业?
    主要是提高格式规范上的要求,在作业附录提供了提前准备好的教程和资源,方便同学们学习;

  • 哪些作业奖惩制度设计出了问题,被同学们钻了空子?使得作业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
    数独作业设计有一定的问题,没有提前声明好评测的要求,导致正式评测时很多同学得了0分,虽然那次作业不是我布置的,但是我在写自动测试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 邹老师在微信群提出的问题

小组的其他同学得到什么锻炼了么? 助教如何指导这个小组从"磨合” 状态中走出来? 如果下次助教还碰到这样的事情, 应该有什么新办法?

  1. 没有;他们小组选择的技术过于难了,学习成本相对高;其他同学技术都学的磕磕绊绊,没有时间去参与真实的项目开发了,对于技术的选择应该尽量选择之前课程教过的技术,也要考虑到入门是否容易,是否有对应的教程;
  2. 在项目需求分析阶段向同学们推荐一些简单常用易上手的技术,比如这学期我就向很多团队推荐了Spring boot;这样可以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此外有些同学其实并不合适当组长,组长不一定要技术强,而是要能凝聚队友,协调好团队,带动组员的开发积极性,而在竞选组长时,多半是技术强的成为了组长。
  3. 在阿尔法冲刺开始前和结束前布置作业让小组考虑是否要换组长;同时建立更加开放的发渠道,让类似的问题能及早被反映出来;

最后,感谢一直督促和勉励我的周老师和张老师!

推荐阅读